发布日期:2025-10-11 04:32浏览次数:
上个月老板突然找我,说咱们搞工业设计的部门得整个CFD软件,就是那种能模拟液体气体咋流动的东西。我一听头都大了——这玩意儿咱自己肯定搞不定,只能找外包团队。结果被坑得那叫一个惨。
行政那姑娘随便搜了几家报价低的就签了合同。等人家把开发文档甩过来,我打开一看差点吐血:连基础的风扇散热模拟都跑不起来。跑去问他们技术,对方挠头说:“你们要的不是简单气流分析吗?”敢情合同里连模拟场景都没写清楚!更绝的是,这团队做完交付就解散了,半年后软件报错,连个修bug的人都找不到。
咬咬牙让公司程序员自己搞。干了三个月,几个小伙子天天熬夜。结果有次做汽车油箱震荡测试,软件直接把服务器算崩了。查了半天才发现是算法有问题,流体参数超过阈值就死机。甲方指着模拟视频里扭曲的油浪直拍桌:“这油晃得跟蹦迪似的,实际路测哪会这样?!”
这回我带着测试组的兄弟亲自把关,主要看五个硬指标:
试到第三家公司时,他们技术总监掏手机给我看个视频:“上次做航空发动机差点翻车,叶片热变形参数错了,烧毁模拟直接变爆炸现场。”说着点开另一个文件夹:“但当天凌晨三点就出了热固耦合修正版。”就冲这句坦白,多付了15%费用签了他们。果然交付后三个月,我们新增化工管道需求时,他们二话不说把两年前的化工项目模板直接套过来改,省了三十多万。
现在每次看到新同事用CFD软件算数据,都会想起那个半夜在机房盯着屏幕等修复补丁的雨夜。说到底选技术团队就跟买保险似的,平时多花点钱,真崩盘时才有人捞你。对了,上个月行政那姑娘推荐的“性价比团队”又卷款跑路了——这回是食堂订餐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