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5:22浏览次数:
那天想着给视频通话加个屏幕共享功能,满心欢喜打开Chrome的webrtc-internals,结果数据哗涌进来跟瀑布似的。眼睛盯着metrics表格看了五分钟——好家伙,比特率上蹿下跳跟抽风一样,帧率直接表演跳水,愣是看不出卡顿在哪个环节。
第一反应就是掏Wireshark抓包。捏着鼻子过滤了一下午的STUN包,看得脑壳嗡嗡响,突然发现某个候选地址的丢包率飙到30%。赶紧打开终端哐哐敲:netstat -an grep 19302。结果端口显示LISTEN状态,防火墙也没拦着,可接收速率死活是0!气得我差点把键盘砸了。
第二天换工具继续刚蹲在显示器前啃指甲的时候,突然瞄到SDP里的a=rtcp-mux这行鬼东西。掏出SDP解析器把offer/answer糊进去,发现两边根本没协商RTCP复用!音频和视频的控制流量全在抢通道,UDP端口挤得跟早高峰地铁似的。
咬牙切齿冲进代码库,把PeerConnection配置里的mandatory参数全给废了,换成这种野路子:
* = "unified-plan"; * = "require";
重启服务再测试,Wireshark立马老实了。原来满屏的RTCP包突然消失八成,音频流和视频流的SSRC整齐排成两队走专用通道。
现在看测试数据可太舒坦了。比特率曲线稳得能当尺子用,帧率波动不超过3帧。喝着咖啡点开拥塞控制面板,把GoogCC参数里的目标延迟从2秒改成500毫秒——好家伙,通话延迟直接从800ms砍到300ms!
别傻乎乎硬肛原始数据!先把SDP打印出来用解析器过一遍。传输层协商乱七八糟的时候,什么Wireshark、testrtc全是坑爹货。直接暴力锁死RTCP复用策略,比调一万个参数都管用!还有那个破监控页面,记得调采样率,不然Chrome分分钟教你做人的道理。
(现在谁要是问优化WebRTC该从哪入手,我反手就把这篇文章糊他脸上。那些劝人直接读RFC文档的专家,不是蠢就是坏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