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5 12:10浏览次数:
今天抽空整理了下去年做的几个FPGA项目,发现新手最容易栽的三个坑,我自己也摔得鼻青脸肿过。先说说第一个坑:以为把电路图拼出来就完事儿了。
刚开始搞FPGA的时候特天真,画完逻辑图就急着下载到板子上。结果怎么着?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跳得比蹦迪还嗨,根本抓不住规律。熬夜查了两天才发现,时序问题像鬼打墙似的绕不出来。比如计数器A的输出要给模块B用,结果模块B还没准备A的值已经跑丢了。后来学乖了,在代码里到处加寄存器缓冲,相当于给信号修了几个"中转站",这下终于不乱窜了。
头两年特别抵触仿真,觉得写测试文件浪费时间。有次做个串口通信,直接拿同事的测试用例跑两遍就敢上板,结果设备间发十次数据得丢三次。返工检查到眼冒金星,才发现仿真时只试了115200波特率,实际设备用的是56000,时钟分频参数全对不上。现在每次写代码前都强迫自己:
烧坏三块板子才明白,仿真省下的时间,全在调试时加倍还债了。
去年帮徒弟改项目差点心梗。打开他写的状态机:
当年自己写的垃圾代码如今全报应到头上。现在要求组里人:
上周验收时徒弟还嘟囔"写备注好麻烦",我直接把三年前的工程翻出来——好家伙,当时的神仙设计现在连我自己都看不懂。
折腾这几年算明白了,FPGA最磨人的不是写代码,是给半年后的自己擦屁股。省下的文档时间,都变成电烙铁和示波器前的通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