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1-11 22:03浏览次数:
上周急着做公司官网,结果没几天就被坑得嗷嗷叫。今天专门把踩坑过程扒拉出来,给你们当反面教材。
刚开始想着随便找个公司得了,就在百度上搜“做网站的公司”,挑了个广告排第一的。跟客服聊的时候光顾着问价格,人家拍胸脯说两万块包全套。结果签完合同第三天,产品经理突然说要加钱:“您这个响应式网站得加八千”“后台管理系统要加五千”“域名备案加急费两千”...硬生生把价格直接翻倍了。后来跟做IT的朋友吐槽这事,他翻着白眼骂我:不明确需求就去询价,等于把钱包敞开给人拿。
气不过直接跟那家公司解约了(亏了30%定金)。厚着脸皮去找前同事老张,他去年刚找了家小工作室做电商站。老张直接甩给我六个筛选标准:
照着老张给的清单真管用。有家公司给我看的案例特别高大上,结果让设计师当场画个导航栏,磨蹭半小时才掏出素材网站模板。还有个销售吹嘘十年经验,我假装要加功能问“能接Python爬虫吗”,他支吾半天说“我们前端只用JavaScript”——后来才知道他连前后端都分不清。
最逗的是某家号称“阿里合作商”,到他们办公室发现总共四台电脑,三台显示器贴着“闲鱼二手”的标签。说要测试客服响应速度,用新号码打过去半小时才回电,接通还问“您是哪里看到我们广告的?”当场我就拎包走人。
选了朋友推荐的工作室,老板亲自叼着烟跟我磨了两天需求文档。签合同那会儿特逗,他把每项服务对应价格打印成三色表格:蓝色是基础功能,黄色是可选项,红色是额外收费项。中途我临时要加个动态效果,人家直接甩出报价单黄色区域:“加这个得补八百,您确认我就记上”。流程透明得跟超市小票似的,连开发用的显示器型号都写进合同附件。
今天新站上线喝着奶茶敲这文,突然想起前同事那句话:挑网站公司跟买二手房一样,光看装修会被坑,得扒开墙皮看管线。把那六个要点存手机备忘录,比算命先生还灵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