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1-01 15:49浏览次数:
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挑外贸建站公司这个事儿,全是拿我钱包换的血泪教训,你们可别嫌啰嗦。
去年开春我脑子一热,寻思整个外贸站接点单子。好家伙,百度一搜“外贸建站公司”,呼出来几百家!我图省事直接点了首页弹窗广告那家,客服小妹一口一个“哥”叫得亲热,说五千全包还送谷歌优化。钱一打过去,好戏开场了——合同里“企业级英文站”变成了自助建站平台账号,“谷歌优化”就是把关键词塞进页面角角落落。上线仨月,流量栏比我钱包还干净!气得我半夜三点抓秃了头发,发誓这钱不能白扔。
这回我可学精了,先打印了十份A4纸的调研表。一家一家公司扒过去,重点干三件事:
好不容易筛出三家看着靠谱的,面谈时我带了录音笔(别学我)。A公司总监上来甩出个“国际站专享套餐”报价八万八,我让他现场改个导航栏颜色,结果他打电话问技术问了半小时;B公司业务员拍胸脯说包收录,细问发现只是提交搜索引擎根本不管收录效果;C公司倒是实诚,当面打开后台演示操作,结果拖拽模块时页面卡成PPT。
急得我直接祭出大招——我说“网站没带来客户你赔钱吗?”,这帮人立马开始咳嗽喝水转笔,没一个敢写进合同的。
都准备放弃了,朋友推荐个小团队。我半信半疑去看场地,结果在居民楼里逮到三个熬夜改代码的哥们儿。人家直接甩给我:
最关键的是报价单按功能模块拆得清清楚楚:英文SEO基础优化多少钱,多语言切换多少钱,连404页面设计都单列着。交完定金第二天,项目经理直接拉了个微信群,里头设计师、前端、后端全实名带岗位晾着。这波操作把我整不会了——原来真不靠吹牛逼吃饭?
现在连楼下买西红柿我都条件反射:先查菜贩子营业执照(虽然他根本没挂),现场捏三个柿子看硬不硬,再问农药残留报告(当然没结果)。回头想想选建站公司就五板斧:
上周去提车发现这招对4S店销售也好使,那小子听我掰合同条款时脸都绿了!各位记住了,钱在谁兜里谁就是爷,别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