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1-01 13:02浏览次数:
去年在春熙路盘了个串串店,想着搞个网站方便客人看菜单订位。结果上网一搜“成都网站建设”,好家伙!弹出来的公司名字密密麻麻跟火锅底料里的花椒似的,当场给我整不会了。
抱着笔记本蹲在收银台后头,我按销量排序挨个点开官网。头两天光干这事儿了,眼睛都看成蚊香圈。掏出小本本记了五家公司:A家官网做得跟苹果店似的特高级,B家弹窗广告直接跳出来喊“688元全包”,C家挂着“政府合作单位”的金招牌,D家吹自己技术总监是腾讯出来的,E家嘛…页面土得掉渣但底下用户评论刷了好几百条。
第一轮打电话就现原形:B家那个688的套餐,刚说想做个线上订座功能,客服立马改口:“姐,那个是基础版,您要的功能得加两千八。” 气得我直接把通话录音键按亮了。
约了A和C公司面谈,背着我的旧款联想小本跑去写字楼。A家客户经理端着咖啡杯跟我说:“建议您采用全栈式响应框架结合云原生部署...” 我当场打断:“说人话行不?” 他愣了半天憋出一句:“就是贵点但手机电脑都能看”。
C家更绝,进门先让我填了三大页需求表,隔天发来的方案书里居然把我串串店名字都打错了!红油锅底的照片硬是P成清汤寡水,我说这不行,他们设计师扶了扶眼镜:“根据大数据分析,浅色系提升转化率37.6%” —— 敢情我卖的是燕窝不是麻辣牛肉?
狠心刷了2000块定金给D和E家做测试页。结果第三天出状况:
真正引爆我的是某天深夜改菜单。D家的技术支持电话打了七次才通,远程操作时把我新上的“老妈蹄花”错改成“老妈脚皮”。E家那个95后技术员倒秒回微信,发现我在图片上把“微辣”标错成“变态辣”,连夜帮我改了二十多处。
咬着后槽牙多掏了三千多解约费,全转给E家重做。三个月用下来总算整明白了:
现在每次看到有同行问哪家建站我都把两家公司的合同拍桌上:A公司那份23页满是英文术语,E公司就两页纸还手写着“终身免费改错别字”。要我说,在成都找建站公司就跟挑火锅店似的——门口排队的不一定好吃,但后厨肯为你单独炒底料的绝对差不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