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31 17:43浏览次数:
今天折腾了个大活,关于上海地区的关键字优化。这事说来话长,得从上周四那杯隔夜咖啡开始。
当时刷后台数据,看到上海来的流量跌得跟股票似的。我就纳闷了,明明上周还凑合。翻来覆去对比,发现外地访问量稳得很,就上海这块像漏了气的皮球。手一抖,那杯凉透的咖啡直接泼键盘上了。
先是把标题挨个加“上海”俩字。什么“上海人必备”、“魔都攻略”全怼上去。改完躺床上美滋滋等着数据起飞,结果隔天一看,访问量直接躺平了!气得我早饭多吞了俩包子。
接着琢磨是不是内容不对路子。跑去本地论坛蹲点,看上海人到底搜好家伙,全是问“静安寺哪家生煎皮薄”、“徐汇转租空调房押金多少”这种特别具体的。我那些“上海旅游指南”简直就是隔靴搔痒。
改完以为稳了,结果数据跟老牛拉车似的上不去。蹲厕所刷手机突然开窍——光堆地名不行,得弄点人话。比如把“上海美食推荐”改成“南京西路打工人20元管饱菜单”,把“上海租房”换成“1号线末班车可达的老破小”。
还发现个要命的事:人家在手机里搜“静安寺租房”,我文章里写的全是“静安区”。差一个字,网站就当你放屁。赶紧抱着键盘全网搜同义词,什么陆家嘴=金融城、张江=药谷,能想到的全给塞进文章犄角旮旯。
这么折腾三天后,今早后台终于冒绿光了。虽然涨得不多,但有几点特别明显:
现在敲着键盘都后怕,原来以为加个地名就完事,差点把键盘磨出火星子。不过看着评论区冒出来几个“楼主侬是模子”的上海话,感觉这礼拜的熊猫眼值了!下次试试把早点摊攻略细分到街道,指不定能炸出更多本地老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