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19 12:59浏览次数:
当时公司突然说要搞生产管理系统,老板甩过来一叠需求单子,看得我头皮发麻。研发、采购、车间、库存各管各要功能,销售部还插一脚说要订单管理。我直接掏出陈年保温杯猛灌两口,先理清到底要管哪些环节。
抱着笔记本蹲在原料仓库盯了两整天。仓管大姐边扫码边念叨:"这批原料卡在质检三天了,系统里还显示在途!"我赶紧记下:物料状态必须实时更新,到货、质检、入库得形成闭环。后来跟着车间主任巡线,发现工单进度全靠组长吼,返工数全靠小本本记——得,生产进度可视化和不良品追溯当场加入需求清单。
对着白板画功能模块时,研发组长突然拍桌子:"我们试产三次的BOM表(物料清单)每次都变,系统能自动抓最新版吗?"得,又加了个版本控制功能。采购部更绝,要求能比价三家供应商,系统里直接弹采购建议——这哪是管理系统,快赶上人工智能了。
折腾半个月,核心功能总算敲定:
原本想用开源框架省事,结果测试数据超十万条就卡成PPT。连夜重搭架构,数据库切片存储,前端表格改用懒加载。最坑的是条码模块,安卓扫码枪和水果机不兼容,逼得我写了三套识别逻辑。有次凌晨三点调试打印机,硒鼓突然冒烟,熏得我差点触发火警。
培训时车间老师傅死活不肯交纸质工单:"我这表格用了二十年!"把他的宝贝表格做成系统模板才妥协。库存模块刚启用就报警,原来仓管把单位"箱"和"个"搞混了,200箱物料被录成200个。最搞笑的是看板数据延迟,车间主任以为机器全停了,举着喇叭往机房冲。
熬过三个月优化期,现在总算能坐着看数据了:
昨天老板还夸系统好用,我端着保温杯笑而不语——哪有什么完美系统,不过是把人的经验缝缝补补。仓库大姐现在扫码前会反复核对单位,车间主任学会自己查数据链路了,这些才是系统跑通的真正核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