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14 17:11浏览次数:
去年三月我拍桌决定好好钻研电脑软件开发,刚开始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。网上教程翻了个遍,光是选语言就纠结得够呛。
当时不信邪,直接啃最厚的C++教材。五百多页的书看了三章就蒙圈,指针这玩意儿搞得我凌晨两点还在拍键盘。熬了俩礼拜憋出个黑框框计算器,点错按钮直接闪退。隔壁桌同事探头问:"你这计算器咋比盗版游戏还容易崩溃?"
后来接了个小私活:开发本地店铺管理软件。头铁选Python搭界面,结果加载Excel数据时卡成幻灯片。折腾三昼夜后发现,每次点查询按钮都把整个数据表重新读一遍。改完这坨屎山代码后我做了件事:在鼠标垫上刻了"先理流程再敲代码"。
过程中攒出三条铁律:
有天深夜改库存模块,突然发现个邪门规律:当报错信息看得想砸电脑时,直接重写比修补更快。原先五百行的库存逻辑硬是缩到百来行,运行效率反倒翻倍。后来专门建了个"报废代码库",现在里头存着三十多个改废的模块,比成功案例还珍贵。
上周教实习生时直接拎出陈年黑历史:
小孩看完哆嗦着问:"哥你电脑居然没被砸烂?"
如今调试时养成了神经质习惯:每隔半小时就站起来抖腿,不然腰突发作连椅子都坐不稳。昨天医院复查时,大夫指着片子笑:"你这腰椎曲线,跟软件报错日志似的坎坎坷坷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