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2:08浏览次数:
本来熬到半夜想收工了,结果调试的时候程序崩了八百回,气得我差点把键盘吃了。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拍桌子——这破环境必须整顿!干脆从头开始搭套顺手的工具链。
掏遍工具箱翻出常年吃灰的GCC全家桶。命令行敲g++ -v的时候手都在抖——生怕这老古董突然罢工。转头试试新欢Clang,编译错误提示居然能说人话了!当场就把这俩都塞进VSCode里,左边挂GCC右边挂Clang,谁报错更清楚就用谁,跟养蛊似的。
最开始不信邪,拿记事本写了个类。刚敲完第50行就后悔了——变量名输错三次还找不到在哪。连夜给VSCode插上C++插件,代码补全弹出来那刻差点哭出声。第二天试了试CLion,智能重构确实香,可这玩意儿吃内存跟吃自助餐似的,我老爷机风扇直接起飞。
之前每个项目都手写Makefile,换台机器就报错。咬牙学CMake时对着文档骂街:这语法是人看的?硬着头皮憋了三天,终于写出能跨平台编译的CMakeLists。现在每次看它自动生成ninja文件,都感觉折的寿又补回来了点。
遇到内存泄漏那周简直噩梦。开着任务管理器看内存占用曲线飙成过山车,头发一把把掉。直到把GDB调教明白:
现在工具有多杂:
上周接了个外包活,甲方非要全套工具链交付。打包环境时CMake突然抽风,三百多个库路径全乱套。凌晨四点对着满屏报错发呆,突然想起两年前用Visual Studio一键编译的日子...肠子都悔青了,早知道当初直接上宇宙第一IDE多
(正在删除所有跨平台相关配置文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