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6 19:23浏览次数:
上个月真是倒血霉,接了个小程序的私活儿,甲方预算就两万块钱。我寻思找个外包公司省事儿,结果差点把自己裤衩都赔进去。这事儿说来话长,还得从我跑断腿的那几天说起。
我先是把电脑一开,直接在搜索引擎里敲“北京 小程序开发 外包”。好家伙,那页面唰地一下,蹦出来几十家公司。我挨个点进去看,价格差点把我下巴惊掉——同一个功能的小程序,有报价5000的,有报3万的,还有个敢张嘴要8万的!这差距比我老家到北京的距离还远。我随便截了几张报价单,看着都像那么回事儿,谁知道里头藏着什么猫腻?
光看网页我是不敢信了,挑了四家价格悬殊的公司,直接杀上门去瞅瞅。第一家报5000的,在一个老旧写字楼拐角,进去就俩人对着两台电脑,连个正经logo墙都没有。那销售拍胸脯说得天花乱坠:“哥您放心,功能包圆儿,后期维护免费!”我让他把“后期免费维护”写进合同里,他立马支支吾吾转话题了。这不明摆着挖坑等我跳吗?
第二家报1万8的,看着体面多了,办公地在个正经园区。销售给我演示他们“标准套餐”,结果发现里头全是坑:
合着便宜全在看不见的地方给砍没了!
我心一横,去了那家报4万的。人家直接把合同附件甩我眼前,密密麻麻列了二十多项:
那项目经理直叹气:“哥,不是我们想贵,光给这小程序配专职测试员,一个月工资就顶别人家半个项目钱!”
跑完这几家我算是整明白了,北京外包这潭水深得很,价差就藏在三地方:人、事、看不见的成本。
我咬着牙多掏了五千块,找中等价那家加了“全流程测试”和“三年基础维护”条款。项目做完我算笔账,这外包就跟买装修材料似的——报价单上写的“水泥”可能是沙子里掺了点灰,而正经水泥得按袋真金白银买。下回谁再问我北京外包价差在哪儿,我就把这堆实践记录甩过去,全是真金白银买的教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