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5 21:19浏览次数:
上周三改运营商接口代码改到凌晨三点,烟灰缸都堆成小山了。新来的小伙子哭丧着脸问我:"哥,咱每次调接口为啥非得等电信机房那台老爷机?" 这话像根针似的扎醒了我——合着这半年全组人都在陪服务器磨洋工!
第二天直接杀到运维部,拽着王工盯着监控屏看。好家伙!光联调测试阶段就有三大坑:
第一招:造个假机房
把去年淘汰的戴尔R720搬到自己工位底下。用Postman+Mockoon搭了个假电信接口:
周五一早开晨会,当着全组演示:原来要等午饭的重庆接口测试,现在20秒出结果。测试组小张眼镜都滑到鼻尖了。
第二招:把字段说明拍脸上
周末蹲家里把各省XML参数表打印出来贴在显示器边框。更狠的是用Python写了个校验器:
import * as ET
def check_params(file_path):
# 江苏专用校验规则
if 'jiangsu' in file_path:
if *('userType').text not in ['A','B']:
print("⚠️江苏用户类型填错了!")
现在保存配置时会直接弹红字警告,新来的实习生再也没把"feeRate"写成"feerite"了。
第三招:日志分锅大会
翻出压箱底的ELK三件套,给日志打了三种标记:
昨天联调出问题,三十秒就定位到是联通返回了空报文。要搁以前准得扯皮到下班。
昨天发版本前做了个对比:
现在全组到点下班时,测试组老李总阴阳怪气:"哟,ISP组改行养老院?" 我反手把假服务器登录密码拍他桌上:"明天借你们测支付异常流,记得请奶茶!"
有些事跟技术真没多大关系。就像我工位上那把生锈的钳子——明明换个新工具五分钟的事,非跟它较劲了两年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