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软件程序开发员如何选公司?3大要点帮你避雷!

发布日期:2025-10-05 17:18浏览次数:

说到选公司这事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去年脑子一热裸辞,想着在成都找个靠谱的软件开发工作,结果一脚踩进坑里,差点没爬出来。今天就把我这惨痛经历掰开揉碎了讲,尤其是成都这块地界,套路真不少。

第一次傻大胆,差点掉沟里

刚辞职那会儿,心气儿还挺高,简历挂网上,好家伙,电话快被打爆了。尤其在天府三街那块儿,HR跟地铁口发传单似的,逮着程序员就往上扑。有个外包公司的小伙子贼热情,张嘴就是“哥,我们这儿有大项目,跟某大厂合作,上市预备队!进去镀层金,以后跳槽杠杠的!” 当时听着“大项目”、“大厂”这几个词,耳朵根子就软了,屁颠屁颠跑去面试。

去了才知道,啥大项目,就是帮人家一个快下线的产品修修补补。所谓的“合作”,就是他们从甲方手里接了个没人愿意干的维护外包。让我干的活?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:

  • 一天三成时间在排线头、修开发同事的机械键盘(说是因为我手巧?);
  • 另外七成时间,在对着一堆祖传代码(文档一个字没有)猜谜语,改些不痛不痒的UI小bug;
  • 答应好的“核心业务接触”?连影子都没摸着!带我的那个所谓组长,下午4点就开始在工位打手游了。

更离谱的还在后头。第一个月工资拖了半个月才发,问就是“流程在走”。第二个月直接拖到月底,HR支支吾吾说财务紧张。我这心里咯噔一下,赶紧掏出手机查社保,好嘛缴费基数按成都市最低工资标准来的,比我谈的工资低了一半还多!跟HR对质,人家轻飘飘来一句:“,你签的是外包合同,社保按派遣基数交,这是行规。”

那天下午我就提包走人了,连离职手续都懒得跟他们细掰扯。后来才知道,这公司在成都业内是出了名的“人才中转站”,专坑没经验的新手或者我这种急于找下家的愣头青。亏我还信了他们的“上市预备队”鬼话!

吃一堑长一智,我开始死磕这三点

栽了这个大跟头,学乖了。再找工作,啥口头承诺都不信,就看硬指标

  1. 社保&公积金必须现场查! 现在学精了,面试谈得差不多,我就会厚着脸皮提一嘴:“方便现在登陆社保公积金平台让我瞅一眼基数比例不?” 真的,只要对方犹豫、推脱或者说“入职后肯定按谈的来”,心里基本就能画个叉了。成都不少公司,尤其是规模不大的或者部分外包,在社保这块动心思是常态。
  2. “技术栈成长”?直接问项目! 面试官再跟你吹团队技术氛围好、能学新东西,别晕乎。直接问:“那您方便透露下我进去具体做哪个项目吗?现在用的主要技术栈是哪些?未来半年项目规划里有引入新技术的打算吗?” 如果对方只能含糊地说“好几个项目”、“可能做XX项目”、“技术我们紧跟前沿”这种片儿汤话,或者你一听那技术名词老旧得掉渣(还在用上古版本或者已经被淘汰的技术),那就得掂量掂量所谓的“成长”水分有多大。
  3. 公司底细摸清楚,尤其是成立年限和参保人数! 天眼查、企查查,直接查!重点看两个数:公司成立了多久?最近半年的社保缴纳人数有多少? 在成都,那种刚成立一两年、社保人数就几十个甚至更少的小公司,风险指数飙升。不是说小公司一定不但抗风险能力和规范程度真得打个问号。我那家坑爹外包就是,成立三年,参保人数一直在20个人上下晃荡,人员流动极大(后来才懂,这指标铁打的异常)。老牌大厂或者规模大的,这一步相对稳点,但该查还得查!

意外收获?都是教训!

后来真给我找着一家还行的。入职前,我逼着自己严格执行了上面的“三件套”:查了社保记录(基数OK)、问清了负责的具体项目和用到的技术(项目靠谱,技术栈主流的)、摸清了公司底细(成立8年,参保人数300+,相对稳定)。进去后发现,虽然也有槽点,但至少承诺的东西基本都能对上,发工资从不拖延,干起活来也算有奔头。

最戏剧性的是,某次跟前同事吃饭喝高了,他说漏嘴:我之前面试差点去的另一家“福利超好”的创业公司,上个月资金链断了,工资还欠着俩月!而那家公司,就是我按照“三件套”筛下来觉得社保缴得太低、成立时间太短(才1年半)而最终没去的。听完这消息,后背一阵发凉。

所以说,在成都干程序员,特别是软件开发的,选公司真不能全信HR那张嘴。 社保、项目、底细,这三点死命扣住,能帮你避开百分之七八十的雷。剩下的,就看命了。记住:感觉苗头不对,犹豫不决的时候,快跑!准没错。 成都机会是多,但坑也不少,兄弟们多留个心眼!

泰州私家侦探 扬州侦探 湖州侦探公司 嘉兴私家侦探 温州侦探公司
如果您有什么问题,欢迎咨询技术员 点击QQ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