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5 01:15浏览次数:
上礼拜接了个小活,做个能自动识别工厂零件缺陷的玩意儿。自己吭哧吭哧搞了两礼拜,模型训练跟便秘似的,死活出不来想要的效果。同事老李路过瞅了眼,叼着烟来了一句:“你搁这闭门造车?找个外包公司干,费这劲!” 我一拍大腿,对!这不省心吗?
第二天我就跟个侦察兵似的,猫电脑前开始扒拉。网上吹得天花乱坠的AI开发公司太多了,差点给我整晕。我琢磨着不能瞎搞,干脆定了个土标准:
筛来筛去,眼睛都看花了,锁定了4家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的,就叫它们A、B、C、D,咱不点名道姓。
A家官网做得是真唬人,大客户名单长得能绕地球半圈。我屁颠屁颠填了需求表,当天下午就有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加我微信。开头热情得跟我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似的:“哥,您这项目我们专业对口!” 我心想有戏。结果一问具体多少钱,画风立马变了:“哥,价格比较复杂,咱得拉个技术团队先给您深度评估…” 视频会议开了两次,听他们CTO吹了半小时技术多么牛X,甩给我一个“起步预估20万起,上不封顶”的文档。我手一抖,咖啡差点泼键盘上——我就想修个自行车,你给我整航母报价?溜了溜了。
B家主推“超高性价比”,广告词写着“99%项目30天内交付”。我被价格吸引,试探性问了个图像识别的标准模块。对方报价确实挺香,3万打包票搞定。合同签得贼快,钱也打过去了。前两周进度刷刷的,日报里全是“已完成”、“测试中”。等做到核心的缺陷识别那块,日报突然变成了“优化中”,再后来…直接“策略调整暂停推进”。我微信疯狂扣问号,客服隔一天才回:“亲,技术同学在攻关~” 攻关了一个月,技术同学怕是攻到外星球去了?气得我直接去他们官网投诉,结果连个投诉电话都藏得跟密室逃脱似的!
C家团队据说是海外大厂出来的,技术背景看着靠谱。但这沟通成本简直要我命。每次开会都像在听天书,满嘴“多模态融合”、“自监督预训练”,我说“能不能讲点人话,我就想知道识别钢管划痕能不能搞定?” 他们的PM眨巴着眼:“理论上,通过我们的专属算法框架对高维特征进行降维重构是有概率实现的…” 开三次会我都困得打哈欠,给我个英文PDF方案书,里面还夹着我看不懂的数学公式。大哥,我付钱买服务,不是考博士!撤了撤了。
D家看着最接地气,宣传页全是实打实的工厂案例视频。销售贼实在,上来就发我三个类似项目demo,还主动开测试账号让我玩。这体验感拉满!都准备签合同了,我多了个心眼,要了他们某个钢铁厂客户的质检后台看看真实运行数据。销售突然支支吾吾:“哥,客户数据都是保密的…咱看测试环境效果一样嘛”。我软磨硬泡,通过朋友的朋友关系,找到那家钢铁厂的一个技术员,人家私下吐槽:“跑起来误报率贼高,现在主要靠工人肉眼复查…” 好家伙,差点花大钱买了个精装修样板间!
这通折腾下来,感觉自己快能写本《AI外包防坑指南》了。最大的教训就是:
我那破项目咋整的?逼急眼了,老子自己翻着GitHub和B站教程,死磕了一个半月,模型精度虽然就比狗屎强点,但至少螺丝划痕能认出来了。折腾这一大圈,钱没花出去多少,气受了一箩筐,倒是意外点亮了自己动手的渣渣技能树。找外包?下次?我特么宁愿自己把头往键盘上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