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3-28 21:20浏览次数:
大家今天来跟大伙儿分享一下我最近折腾的这个hugo建站的经历,整个过程还挺有意思的,也踩一些坑,都给你们细细道来。
一开始啥也不懂,就到处搜,后来知道hugo这玩意儿。听说这东西用Go语言写的,速度嗖嗖的,而且还是个开源的,挺对我的胃口。然后我就去它那个GitHub的地儿,把Windows版本的给下下来。
对,就是这个名字,我记得我当时下载的那个文件叫啥"hugo_extended"啥啥啥的,反正挺长一串,下完之后就先丢一边,待会再收拾它。
这一步我一开始有点懵,后来琢磨明白,就是要让电脑知道hugo这个命令在哪。得配置啥“环境变量”,说白就是告诉电脑,以后你输入hugo,就去这个地方找。
我先把刚才下载的那个压缩包给解压,然后找个顺眼的地儿给它放比如D盘下面建个叫"hugo"的文件夹,然后一股脑丢进去。
然后就是配置环境变量。这步我当时折腾一会,不过还是搞定。就是在系统属性里面,找到环境变量,然后在“Path”那一项里,把hugo所在的那个文件夹路径给加上去。保存,完事!
弄完之后,我还特意打开命令行,输个hugo version
,看看有没有反应,结果真给我蹦出来一串版本号,成!
环境有,得整个活儿试试。
我先找个地方建个文件夹,准备放我的网站文件。然后在命令行里切换到这个文件夹,输入hugo new site 我的网站
,Duang的一下,hugo就给我生成一堆文件和文件夹,什么"archetypes", "content", "layouts"之类的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
hugo默认的那个主题,我觉得太素,得找个好看的“皮肤”。搜一圈,发现有个叫PaperMod的挺火,简约风格,正合我意。
按照PaperMod的说明,我把它给下载下来,然后丢到hugo生成的那个网站文件夹里的"themes"文件夹里。
然后我得告诉hugo,我要用这个PaperMod主题。就在网站文件夹里找到那个"*"文件(也可能是"*",反正就那个配置文件),用记事本打开,找到"theme"那一项,改成"PaperMod"。
光有架子不行,得往里面填东西。我就在"content"文件夹里新建个文件夹,比如叫"posts",然后在里面新建个Markdown文件,比如叫"第一篇文章.md"。
然后我就开始在里面写写,用Markdown的语法,写标题,写段落,加粗,搞列表,都挺方便的。
写完文章,得看看效果。在命令行里,切换到网站文件夹,输入hugo server
,hugo就会启动一个本地服务器。然后在浏览器里输入它给的那个地址(一般是),就能看到网站的样子。
看着自己写的文章显示在网页上,还挺有成就感的。
本地预览没问题,就得把网站发布到网上,让别人也能看到。我选的是用GitHub Pages,免费,而且方便。
先在GitHub上建个仓库,然后把hugo生成的那个"public"文件夹里的所有东西,都推送到这个仓库里。
然后按照GitHub Pages的说明,设置一下,过一会儿,就能通过一个网址访问我的网站!
我还折腾一下持续集成啥的,就是每次我更新网站内容,GitHub就能自动帮我把网站给更新,省得我每次都手动操作,特方便。
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这样。hugo还有很多高级功能,我也还在慢慢摸索。这回建站经历还挺有意思的,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