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1-06 13:47浏览次数:
我那破博客写了小半年,吭哧瘪肚更新了二十多篇原创,结果每天进来的流量,十个指头数得过来。最惨的一天,只来了仨人,两个是我自己点的,剩下那个估计还是手滑点错的粉丝。我心里那个憋屈!琢磨来琢磨去,问题肯定出在关键词上。我这写的都是自己想写的,完全没管别人爱看
后来实在没招了,跑去搜咋解决这问题。好家伙,铺天盖地全是让你用这个工具那个工具的,名字听起来都挺唬人。说免费功能就够用,我一咬牙一跺脚,随便挑了几个号称“站长必备”的试试水。
工具倒是快,注册个邮箱就能玩。第一回打开,我就懵了!密密麻麻全是框框线线数字字母,跟我预期那种“一键解决问题”完全两码事。什么搜索量、竞争度、关联词、难度值……我对着屏幕干瞪眼十来分钟,心想这玩意儿到底咋使?
硬着头皮往下搞。我在工具主搜索框里直接敲了个“怎么学做菜”,想着我最新一篇讲家常菜的,总该沾点边?结果工具嗡嗡跑了一会儿,吐出来一堆数据。更晕了!那个啥叫“竞争度”的数字,高的吓死人,全是做饭的大网站霸着位置,我心都凉了半截。
后来才琢磨明白,光查一个主词不行,得顺着它给的关联词往下扒拉。我把“怎么做家常菜”、“新手学炒菜”、“简单快手菜谱”这些都挨个扔进去搜。终于发现点门道:
看到不少流量词,刚兴奋一秒,仔细瞅瞅关联内容,差点抽过去。好多词看着热闹,背后压根没啥商业价值!比如“为什么厨师帽子那么高”、“菜刀切到手会感染吗”……这些词查出来搜索量再高,我写篇科普也没用!我又不卖帽子不卖创可贴!纯粹白费力气。
折腾了半天才算懂点了:找词得看三个硬杠杠:
按这个标准筛几遍,手里就剩五六个靠谱词了。重点圈定了俩:一个是“带饭食谱简单省钱”,一个是“上班族10分钟晚餐”。感觉就是为我那篇“给懒人的省事菜谱”量身定制的。
拿到这几个宝贝关键词,可算松了口气。立刻把那篇讲省事菜的旧文章翻出来,打算往里一顿猛塞词。结果改着改着,自己都读不下去了。感觉文章像被强行塞了一嘴饭,哽得要命! 标题硬改成“带饭食谱简单省钱指南(超实用10分钟晚餐技巧)”,读者没点开估计就点叉了。
赶紧踩刹车!老老实实琢磨怎么顺进去:
还顺手给文章重新分了分段,加了点小标题,读着顺畅多了。
把改完的文章重新提交,心里还是有点没底。头两天看数据,跟之前一样惨淡,差点以为又瞎折腾一场。结果第三周开始,真有点不一样了!
每天从工具那边看流量来源词,“带饭食谱简单省钱” “10分钟晚餐”这些词都开始有人搜过来了,带过来的访问量慢慢往上爬。最让我高兴的是,我那篇翻新过的旧文,在工具里显示的排名,从原来的五十页开外,愣是挤进了前三十名!再往后三四周,它居然爬到第二页尾巴去了!这是我博客第一篇能见度这么高的文章。
这波操作下来,那篇文章平均每天能给我多带来十来个真实阅读,多的时候能有三四十。全站访问量也跟着涨了。虽然还没到“暴涨”那么夸张,但比起之前自己闷头写的惨样,这波操作算是让我明白了:瞎写不如聪明选词。 工具是好东西,但怎么让它听你话,可得好好费点脑筋。以后每篇新文发布前,这套找词、筛词、优化的小流程,打死我也不能跳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