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1-02 03:45浏览次数:
这事儿得从菜市场说起。上周赶早市瞅见卖桑枣的老爷子,三轮车上堆得跟小山似的,紫得发黑,一问才三块钱一斤!我当时脑子一热,鬼使神差拎了十斤回家,结果摊了一厨房台面——这玩意儿熟得太快,第二天就软趴趴淌汁水了,总不能眼瞅着烂掉?一拍大腿:干脆泡酒!
倒霉事从洗枣开始。自来水哗哗冲了半天,水里飘的全是梗儿跟烂叶,手指头扒拉得发酸。沥水更是灾难,铺开晾?占俩大盘子!心一横直接抄起吹风机,冷风档嗡嗡嗡吹了半小时,吹得桑枣皮都皱巴了,总算摸着不黏手。这时候才想起没戴手套,好嘛十个手指头染得跟中毒似的!
翻箱倒柜找出个吃灰的玻璃罐,看着挺大,十斤桑枣怼进去直接顶到脖子。最气人的是盖子,橡胶圈老化发硬,使劲儿摁下去还翘着边。跑楼下超市买个新的,好家伙,30升的罐子要我八十块!咬着牙付钱的时候,满脑子都是老爷子三块钱一斤的桑枣堆...
按着网上瞎传的方子,桑枣冰糖得1:0.5,盘算着得倒进去五斤冰糖。结果家里库存就两斤黄冰糖,白冰糖凑了一斤半。一股脑倒进罐子,白花花盖在桑枣上,看着挺像回事儿。心里直犯嘀咕:这糖埋底下能化开吗?管他的,拎起罐子哐当哐当猛摇三分钟,摇得胳膊发酸,枣和糖总算搅和成浆糊了。
关键环节来了!翻出过年剩的52度散装高粱酒,想着够烈才压得住酸味。顺着罐子边慢慢往里倒,酒刚碰到桑枣堆,“噗呲”一声直接沉底了,枣肉缝隙里咕嘟咕嘟冒泡,跟海绵吸水似的。倒了整整四斤半白酒才勉强没过最顶上的桑枣。盖盖子前突然想起老规矩——得留缝!找了根一次性筷子卡在罐口,橡胶圈压着筷子勉强留了条缝。
罐子塞进阴凉橱柜角,三天没敢动。第四天实在手痒,掀开条缝偷瞄——好家伙,一层白毛浮在酒面上!汗毛都竖起来了,赶紧捞出筷子盖严实,拎起罐子一通猛晃。白酒混着桑枣汁冲上来,白毛瞬间散架沉底了。之后学乖了,每天早晚各晃一次罐子,晃得酒液从紫红变成黑红,罐壁挂满深色酒渍。扛到第十五天,枣肉全烂成絮状,用蒸锅屉布使劲挤拧,滤出来两瓶浑浊的紫红色液体,瓶底还沉着细碎的渣滓。
现在这两瓶子玩意儿还在电视柜上站着。昨儿没忍住尝了口,酸劲儿直冲天灵盖,跟喝果醋似的!隔壁老王串门看见非要试,灌下去半杯脸涨成猪肝色,憋了半天蹦出一句:“劲儿够足...就是有点剌嗓子!” 我心想废话,五十二度的玩意儿能温顺吗?至于那见鬼的电商桑枣酒卖188一瓶?我这材料撑死五十块,省下的钱够买三斤排骨炖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