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19 11:05浏览次数:
去年我们组有个项目,整得跟战场似的。开头还挺顺,几个人闷头写,结果越写越不对劲。老李写的函数名字全是拼音缩写,小王的代码里注释比老太太的裹脚布还长,我自己在某个模块改了三次才憋出个能用的版本。最要命的是联调那天,你等我我等你,一合并就炸,红字哗哗弹,加班加到后半夜三点,差点没把我送走。我寻思这不行,得找个法子治治。
回家躺床上越想越气,爬起来搜“怎么写代码不扯皮”。好家伙,铺天盖地的“软件开发规范”。点开几个大佬写的,全是厚得能砸核桃的理论书,啃了两页就犯困。我就琢磨,整点实在的,别整虚头巴脑的,搞十条最简单、最容易上手的规矩。
折腾了俩礼拜,终于搓出来我的“求生指南”:
CalculateUserAge()
比 do()
强一万倍,拼音党直接开除0.0.1
到 1.0.0
之间给我塞满一百个测试版规则贴墙上那天,小王斜眼看:“又是形式主义?” 我二话不说,逮着他昨天写的下单代码现场改造。原本200行糊成一团的逻辑,拆成三个小函数,变量名从a1
改成unpaidOrderList
,再把狗啃的缩进一键格式化。神奇的事情发生了——他自己瞅了半天突然说:“诶我好像知道昨天为啥算错运费了!”
坚持了仨月,变化肉眼可见:联调时间从一周压到两天,半夜接的报警电话少了一半。上周老李重构支付模块,靠版本回滚五分钟就撤回了问题代码,搁以前又得通宵。现在最逗的是测试妹子,昨天指着一段注释笑:“谁写的‘此处有坑别跳’?比你们以前写的说明书好懂多了!”
(对了,为啥我这么死磕规则?上回住院开刀,麻药劲儿没过去同事打电话问代码,我嘴里插着管子呜呜半天说不清。要是当时文档齐全,至于让他们把输液架当电话亭吗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