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6:54浏览次数:
今天唠唠在成都搞软件开发的实战经历,全是血泪,一点不带掺水的。
去年开春那会儿,心里就痒痒,总琢磨着在成都这块软件热土上做点观察了得有小半年,发现本地企业服务这块,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的小公司,信息化做得是真糙,文件满天飞,沟通靠吼。我寻思着,这痛点够明显,整一个帮他们管文档、管流程的轻工具,应该有点戏。
想得挺美,动手就懵。第一关,找办公室。天府软件园咱是挤不进去,贵得要命。退而求往南边软件园外围和西边郫都区瞅。那段时间,每天就跟中介斗智斗勇,看房子看得腿发麻。在孵化园边上找了个不起眼的商住两用小户型,贵还是贵,但好歹省了通勤时间,咬咬牙拍板租了,押二付三,肉疼。
光杆司令搞不来,得找帮手。先是在本地几个技术群里潜水,偷瞄看谁靠谱。硬着头皮联系了一个以前活动认识的后端,结果人家正被外包公司压榨得喘不过气,一听我这想法,一拍即合。前端更艰难,托朋友的朋友介绍,才捞到一个刚离职想练手的。还有个测试兄弟,是我大学学弟,兼职来帮忙。这草台班子就这么七拼八凑拉起来了。
想着先做个最小可用的,功能砍了又砍。核心就仨:用户上传文件能自动分类,老板能在线签个字,团队能看见审批走到哪一步了。技术选型倒是快,后端抱着Spring Boot和MyBatis不撒手,说搞熟了快;前端整了个Vue全家桶,图生态成熟;数据库就是MySQL加个Redis缓存。看起来像模像样。
真干起来就麻爪了。第一个跳出来的坑:文件预览。客户可不管你是啥格式的文档,就想在线看。后端兄弟吭哧吭哧搞开源方案集成,结果PDF还行,一到特殊格式的表格和图纸,不是乱码就是卡死。测试学弟快把鼠标点冒烟了,BUG报了一大堆。
更大的坑是,用户说“审批流程要灵活”,结果我们理解的灵活就是多几个步骤选项。第一个种子客户,一个小装修公司的老板娘,拿着DEMO用了半天,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:“我这报销有时候是财务先看,有时候是项目经理先过,有时又直接到我这儿,你们这个只能固定顺序,不行不行!”得,连夜加班改流程引擎逻辑,后端兄弟那几天眼珠子都是红的。
折腾了小半年,产品勉强能见人了,赶紧出去推。效果嘛…惨淡。厚着脸皮参加本地商协会组织的茶话会,见缝插针推销,加了几十个微信,聊得火热的不少,真要掏钱的,基本没音儿。好不容易靠关系忽悠进来一家搞建材的小公司,签了试用合同,一年服务费八千块。钱没到手,需求先提了一箩筐。
钱少事多,团队也开始晃悠。前端小哥家里催着找稳定工作,撤了。测试学弟毕业论文压力大,也顾不上兼职了。就剩我和后端兄弟,还有一堆待改的需求。更糟心的是,那唯一签了的客户,八千块拖了三个月才结清,还是我去蹲了他们财务室半天才拿到的现金。累得半死,一算账,水电房租都倒贴进去一大截。
眼看干黄了,不能坐吃山空。后端兄弟接了点私活养着产品线。我也赶紧把精力挪出来,做起了软件开发的培训咨询。靠写公众号分享点踩坑经历,居然意外引来几个外地小公司找我做定制开发,规模不大,但钱是现结的。这才算稍微喘了口气。
成都这地儿开发软件,跟火锅似的,面上红红火火,底下啥滋味自己最清楚。成本压力像蜀道难,客户要求千奇百怪。小团队想活,光靠技术是行不通的,得学会随时调头,啥能来钱就先搞啥。没这条路,连试错的机会都捞不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