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10 23:51浏览次数:
甲方爸爸要整个定制化的供应链系统,预算还行,我就开始满北京城转悠找靠谱团队。
先跑去看外地公司的方案,PPT做得花里胡哨的,结果一问具体实施细节,支支吾吾说要把核心模块外包出去。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:这要是后期出问题,找鬼去?
托朋友介绍了两家北京本地老牌公司。人家销售直接抱着笔记本就来了,现场打开git库给我看真实代码案例,数据库设计图唰唰就调出来了,连部署文档都摊开给我看。好家伙,跟开盲盒似的,甲方要的报表功能,人家当场就调了个类似模块出来演示。
方案落地贼快,三周出原型
半夜十一点突发奇想改需求,对方技术秒回“正在调”
实施时带了本砖头厚的政策汇编,连市里最新补贴细则都门儿清
本来项目顺风顺水做到80%了,结果四月份突然发布二胎扶持新政策,甲方哭着喊着要加生育津贴计算模块。我头皮都炸了,这不得重做架构?结果人家CTO直接甩了个政府关系对接人微信过来:“上周刚给朝阳社保局做过类似模块,底层逻辑直接复用。”
最让我服气的是产业链。有次服务器被恶意攻击,本地团队半小时内就联系到亦庄的硬件厂商换设备,顺带把昌平某网络安全实验室的专家拖进群。这要搁外地团队,光等配件就得耗三天。
昨天去结项时和乙方项目经理撸串,这兄弟闷了两瓶燕京才吐真言:“咱这优势哪是技术多牛逼?”他掰着手指头数:“中关村蹲十年攒的人脉,亦庄生产线摸透的硬件门道,国贸那帮政策研究员的内部消息...”说着突然拍桌大笑:“说白了就是挨骂挨得多!去年光海淀政务云项目就被甲方骂哭三个产品经理!”
回家路上琢磨明白了,北京这些公司就像什刹海旁边那些老铜锅——看着笨重,可经年累月的烟火气早浸到骨子里了。你临时买个新潮电磁炉,涮起肉来还真没那股子浑厚的香。
后记:结完账甲方突然问:“要不顺带把分公司的系统也做了?”我拔腿就跑——这帮北京狼太能折腾了,再合作下去我非得被卷成麻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