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0:54浏览次数:
我去年接了个活儿,帮朋友的电商公司定制一套后台管理系统。一开始可兴奋了,心想这活儿稳赚,还能拉点人气,结果踩了不少坑,今儿给你们从头捋一遍。
先是需求沟通,老板一拍桌子说:“得搞个系统管理订单,再加点数据分析功能。”我俩叽里呱聊了半天,我就傻乎乎地写了份简单文档,觉得没啥难的。结果开发到一半,他又来电话:“忘了说,还得对接支付平台,支付宝微信都得支持!”我直接脑袋嗡嗡响,团队那帮码农还在吭哧吭哧写代码,只好硬着头皮返工。搞到时间拖了一个月,预算也超了三四成。
接下来是预算和期限问题,我学着网上的样儿估了个价:十万块,三个月搞定。我拍胸脯打包票,拍板就开干。招了个六人小团队,分头搞模块。谁知第二周,一个骨干程序员老家出事,临时跑路了,剩下的人个个赶工,天天熬大夜。测试的时候,一堆 bug 出不来,我急得上火,结果又花额外钱请外援擦屁股。期限到了交付不了,老板脸都绿了,说好的季度绩效全泡汤。
再就是沟通上的大坑,我自认是老油条,可实际操作起来一团乱麻。开个会总扯皮,老板和产品经理各说各话,我在中间传话,像个传声筒。有回定个功能,团队按我的理解做了,老板一看就说不对味儿——他想要更傻瓜式操作。那帮程序员气鼓鼓地重改,我两头哄着安抚,差点打起来。推诿来推诿去,项目硬是停了一周多。
技术选型也栽了跟头,我图省事选了流行的框架,说支持快速迭代。上手才发现不配套,老板那边服务器配置是老旧系统,新代码跑不起来,像汽车上装自行车轮。我慌忙换方案,浪费一堆前期代码,时间全耗在调试上。勉强用个混合工具凑合,结果稳定期短,动不动崩,搞得老板差点换供应商。
折腾半年总算上线,但成本爆表,合作差点黄。我把这些坑总结成四个教训,你们也听个响儿:
一句话,干活儿得学会防一手,老板的钱不好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