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6 13:55浏览次数:
去年三月电脑卡成PPT,重装系统时干脆把Python也给装上了。官网下的3.8版本,安装时手贱勾了"Add Python to PATH",结果死活检测不到环境变量。蹲在电脑前鼓捣两小时,重启八次才在CMD里看见版本号。
翻出吃灰的《笨办法学Python》,抱着键盘开始死磕打印语句。第一天连打三页纸的print,第二天卡在格式化输出那节:
把书上例题抄了二十遍,突然发现是中文冒号搞的鬼。从此所有标点都切换英文输入法。
四月份做旅游预算,硬着头皮写了个消费记录器:
导数据时栽了个大跟头——csv里有中文路径,代码跑起来全是乱码。查百度才知道要加encoding='utf-8',这坑踩得值。
五月份想爬天气数据玩,开头就卡住:
拆成五步才搞定:伪装浏览器头→搞代理IP→设置延迟→处理验证码→存数据库。每个环节单独调试,拼起来居然真爬到了北京气温。
七月开始写个人博客工具,建了个dev_*边写边记:
有次误删模块文件,全靠日志找到三天前的备份。现在每个项目都带着记事本干活。
上周把天气爬虫发给做前端的同事,对方当场发现三个弱智错误:
昨天他帮我加了可视化图表,比我自己折腾的丑界面强十倍。代码扔给别人看才能发现盲点,藏着掖着永远破不了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