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1-04 04:45浏览次数:
上礼拜三我电脑一摔彻底报废,这才想起来自己那个破网站都两年没更新了。心想干脆重新搞个新站,直接躺平搜索"平阳网站建设",结果蹦出来五十多家公司名字。当时我就懵了,这咋挑?
先按销量排行筛出前五家,挨个点进官网瞅瞅。第一家官网做得跟游戏充值页面似的,满屏飘着"限时优惠"弹窗,价格表藏得比蚂蚁还小。第二家案例展示倒是挺多,点开大图一看——好家伙,客户公司logo都是糊的,明显网图硬凑的。
气得我直接按了挂断,结果手机立马收到三条短信轰炸,敢情资料填完就进营销库了。
周五特意请了半天假,揣着小本本直奔新城商务区。刚进A公司就被三个销售围住,茶水还没喝半杯,合同书已经拍桌上了。我说要看技术团队,销售笑嘻嘻指天花板:"设计师在杭州总部,咱们这儿只签单。"
转去B公司更离谱,老板亲自演示后台系统,鼠标点着点着突然蓝屏。他尬笑重启三次,摸着后脑勺说:"要不咱先看纸质方案?"
得,又是家挂羊头卖狗肉的。
正发朋友圈吐槽,初中同桌突然弹我视频。这小子在平阳做了十年互联网,张嘴就笑我傻:"找外地公司不如直接给甲方打工!"原来他去年给本地连锁超市做小程序,成都团队拖了三个月没上线,是他带着两个本地伙计熬通宵救场的。
他掰着指头给我数本地化优势:
按着同学给的名单挨个摸底,最终锁定三家藏在写字楼里的宝藏公司。其中一家老板亲自泡功夫茶接待,听说我要做农产品展示站,当场掏出手机:"走!带你去看看上周给茶山公社做的实景拍摄。"
更绝的是另家公司的技术总监,听说我域名被前任外包绑死了,一个电话飙去上海服务器商那,用本地话吵了半小时架,硬是把管理权给我讨回来了。
签合同那天,老板拍胸脯说的话特别实在:"您要是发现我们技术员凌晨两点没接电话,直接来砸办公室玻璃!反正我家就住公司后面那栋楼。"
现在我算整明白了——选网站建设公司跟找对象一样,什么花里胡哨的承诺都不如随叫随到管用。毕竟哪天网站崩了,你总不能指望隔着两千公里打飞的来救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