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9 19:45浏览次数:
当时想学开发,急得跟热锅蚂蚁一样。看见人家能自己做APP,自己写小程序,眼馋得要死。脑子一热,冲到网上搜“怎么学编程”,嚯,铺天盖地的教程、书单、培训班广告,把我砸蒙了。啥都想抓,Java?Python?前端?后端? 结果就是买了一大堆书,下了几十G视频,打开这看两眼,打开那看两行,心里光想着“哪个最快赚钱”,贼浮躁。结果埋头看了俩礼拜,愣是啥都没记住,连个“Hello World”都写得磕磕绊绊,差点把电脑砸了。钱花了,时间没了,信心碎一地,感觉比高考还难,狗屁不通。
后来实在没辙,找了个干了十几年的老哥喝酒。他听我一通诉苦,嗤笑一声:“你这不扯淡么?学盖楼你会先背所有砖头型号?写程序也得先盖个小茅厕!”他让我别管啥“年薪百万”“热门语言”,就问自己:最急的想做个 我琢磨半天,想整个能自动算我每天咖啡账单的小东西。老哥一拍大腿:“就这个了!就用Python!简单,够用!”一句话把我点醒了——原来不是学“开发”,是学“做个具体的东西”。先解决一个小麻烦,比空想大目标实在一万倍。
这回听话了,把那些大部头书全塞床底积灰。打开电脑,就搜“Python入门”。不挑那些几十小时的大课了,找了个标题带“零基础”、“半天搞懂”、“实战写小程序”的。这回也鸡贼,他讲一点,我就动手敲一点。管他懂不懂那些“面向对象”、“设计模式”是啥玩意儿,先让屏幕弹出几个字再说。老师让装个软件(叫啥Pycharm?),跟着步骤装;讲怎么定义个“变量”,那就立刻在自个儿电脑上写个 `my_coffee_price = 20`;教个打印命令 `print`,立马输出个账单。还真别说,看着黑乎乎的命令行里蹦出来自个儿写的“你今天喝了3杯,花了60块”,虽然丑得要死,但这成就感,贼得劲!以前光看不动,现在手熟了,感觉脑子也没那么堵了。
会点基础操作后,心就野了。光算咖啡钱没意思,想弄个能存记录、能按月看花了多少的。老师教了点存数据进文件的方法(就是搞个`.txt`记事本那种),虽然很土鳖,但我也硬着头皮搞了。中间出了无数幺蛾子:代码报错说“找不到文件”,急得直挠头,后来发现是文件名打错了字母;想算个总和,死活算不对,搞了半天原来是数字和字符串搞混了。为了解决咖啡问题,逼着自己去找“怎么用Python打开文件”、“怎么把字符串变成数字”、“怎么用个循环加数字”。每解决一个小难题,就把代码塞进我的“茅厕小程序”里,看着它从“狗屁不通”到“勉强能用”,成就感爆棚。
这破玩意儿跑起来之后,我特意用了小半个月,还真帮我搞清了钱都喝哪去了。但越用越觉得丑,功能也蠢。这时候再回头翻之前看不进去的书,咦?原来这块讲“函数”能让我代码清爽点?那块讲“字典”能让我存咖啡类型更溜?甚至看到别人写的类似小工具,居然偷偷去“拷贝”两段人家的写法(别学坏!)。这回再看,感觉不一样了!因为我自己踩过坑了,知道痛在哪,这些知识一下子就“活了”,不再是书上干巴巴的字。我动手把这个“初代茅厕”大卸八块,用刚学到的一点点“本事”试着修补、扩展,折腾了几遍,虽然还是算不上好看,但比之前那团乱麻强百倍,心里贼敞亮!
后来我才懂:什么“学编程最快”?最快就是直接选个小项目开干!别挑语言,Python、Javascript啥的热门新手都能冲;别求一步登天,从能实现一个最微小的功能开始(比如就打印个账单);遇到问题死磕,边做边学,不懂就去搜(别找那些大道理,直接搜比如“Python怎么把数字加起来”这种具体问题);代码写得越烂越能跑就行! 跑起来之后,才有动力去拆去改。就像我盖那破茅厕,先住进去遮风挡雨了,才有心思研究怎么盖大别墅。学得快,全靠“动手动脚动歪脑筋”。别等学会了再盖,那是做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