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9 18:45浏览次数:
去年在南京搞初创公司差点破产,就因为技术这块卡脖子了。自己招人贵得要死,招来的程序员还天天跟我扯什么"技术闭环"、"生态壁垒"这些听不懂的词儿。后来楼下咖啡店老板跟我说:"你傻?南京满大街都是软件外包公司!"当时我半信半疑拎着电脑包就开始踩点。
从珠江路跑到软件大道,写字楼里全是外包公司。进门第一句就问:"做个跟美团差不多的APP多少钱?"人家也不嫌我土,直接拉开白板画流程图。那天跑了三家,回来路上手机备忘录记了满满三页:
签完合同第二天就见识到真本事。早上九点开会说支付接口要改,中午外包小哥直接拎着笔记本电脑坐我办公室调试。原来人家在江北新区有现成技术池子,专门养了微信支付开发小组,这条完全击中:
反应速度比自建团队快三倍。以前自己团队改行代码要走三天流程,现在喝杯奶茶的功夫人家测试版都发过来了。
最绝的是上个月临时要加直播功能。外包经理叼着鸭血粉丝汤的筷子跟我说:"南京高校的计算机应届生随你挑,我们跟南大东大都有实训基地。"第二天就拉了个腾讯云认证的00后小哥过来,这条彻底服气:
要啥技术人才都能挖到。什么人工智能大数据,在仙林大学城兜一圈全齐活。
上周融资方突然要看后台数据大屏,自家程序员请假去相亲。急得我直接冲到外包公司拍桌子,结果人家总监慢悠悠掏钥匙开柜子:"江宁区政府去年补贴我们搞了应急突击队,加急单加30%服务费就行。"当天凌晨三点真给搞出来了,这第六条简直是救命稻草:
政策配套扛得住突击。后来才知道南京专门给外包企业发加班补贴,难怪深更半夜他们办公室还灯火通明。
现在公司活过来了,全靠当初记在手机里的六条真经:
成本砍大半 需求反应快 技术随便挑 合同保平安 人才大把抓 政策当靠山。昨天看见以前招的技术总监在朋友圈晒大厂工牌,我反手就给外包团队下了明年整年的维护单。